回族礼仪

回族是一个非常好客而热情的民族,有着持家从俭,待客要丰的优良传统,重视待客礼节。1、当家里来了客人,主人立即起身相迎让座,献上香茶

回族礼仪

      回族是一个非常好客而热情的民族,有着“持家从俭,待客要丰”的优良传统,重视待客礼节。

1、当家里来了客人,主人立即起身相迎让座,献上香茶。当男主人与客人愉快交谈时,女主人则到厨房准备丰盛饭菜款待客人。

2、就餐前,要先洗手。入席时,谦让年长者入坐上席。上饭菜之前,主人首先要上盖碗茶。倒茶水时要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揭开,然后盛水加盖,双手捧递。这样做,一方面表示这盅茶不是别人喝过的余茶,另一方面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客人要站立,双手接茶盅。

3、进餐时,上席长者先动筷子,其他人才能进食。席间,不说污言秽语,不挑剔食物,不要向碗里吹气,也不要用筷子在碗里乱搅动,要小口进食。饮水时,不接连吞咽,不能对着杯盏喘气饮吮,要一口一口地慢慢饮。

4、当客人道别时,回族总是满脸笑容,并一再挽留,一直将客人送出自家大门。

回族饮食

       回族清真膳食主要以牛肉、羊肉、鸡肉、鸭肉、时鲜瓜果蔬菜及其他副食品为主。特别讲究清洁卫生,以鲜活为宜,未经宰杀的鸡、鸭、牛、羊和动物血液一概不吃。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

       回族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

       回民喜欢喝茶。华北地区喜欢喝茉莉花荼;西北地区回民喜欢喝砖荼;西南地区回民喜欢喝红荼和花荼;东南地区回民多饮清荼。

       回民一般不饮酒。

回族节日

古尔邦节“古尔邦”,阿拉伯语为“牺牲”、“献牲”之意,也称“宰牲节”和“献牲节”。按伊斯兰教历,每年12月10日为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源于阿拉伯民间传说,即先知伊卜拉欣直到晚年也没有儿子。他祈求真主安拉赐给他一个儿子。不久,伊卜拉欣果然有了儿子,他衷心感谢真主的恩赐,精心抚养幼子。十几年后的一天夜里,伊卜拉欣作了一个梦,梦见真主安拉命令他把心爱的儿子宰掉献祭以考验他的诚心。伊卜拉欣惟命是从毫无迟疑,他懂事的儿子也毫无惧色并鼓励父亲宰己献祭。于是,伊卜拉欣作着宰子的准备。伊卜拉欣的这一举动,真主深为感动,遣天使送来一头羊代替献子。当伊斯兰教创立后,穆斯林们承认伊卜拉欣并尊为圣祖,每年的这一天,便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成为回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之一。

开斋节”也叫尔德节,是回族的隆重节日。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9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前至落日后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到教历10月1日即斋戒期满, 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就是开斋节。

       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节日当天,人们在居住区域内,挨门串户地互致节日问候(俗称“拜节”),家家户户炸制“油香”和“馓子”食品,宰杀牛羊用来招待宾客。

回族禁忌

回族的饮食禁忌颇多,主要有:

1、进入清真寺忌抽烟。

2、忌食猪肉、驴肉、狗肉、有犬齿且猎食其他动物的猛兽及无鳞的鱼类。

3、在语言上,对食用的畜禽忌说“肥”,而说“壮”;忌说“杀”,而说“宰”;忌说“肉”,而说“菜”,如“牛菜”“羊菜”。

4、相互间不用禁忌物来比喻。注意:忌将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成员与其他民族成员安排混坐于一桌。

回族民居

       回族是在全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回族在一个地方居住都是相对集中的。这就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格局。各地的一个清真寺的周围就是一个回民居住小区,回民围寺而居。

       回族自形成之日起,即多杂居于全国各地各民族之中,入乡随俗,其民居多与当地民族,特别是汉族大同小异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另外,回族大多聚居于当地清真寺附近,自成院落,其民居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注重清洁卫生和环境美化,是回族民居的共同特点,每个回族家庭—般都备有浴室和吊罐(吊桶),可随时洗浴作大小净。许多回族家庭都因地制宜,喜欢在自己的庭院内栽种鸡冠花、牡丹花、石榴、夹竹桃一类的花草树木。

(152)
打赏 支付红包 支付红包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上一篇 2024-01-09 20:29:09
下一篇 1970-01-01 08:00: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