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农村经济管理-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1.农村经济管理职能答:是农村经济管理的任务所要求的,是由农村经济管理的性质所决定的。目前我国农村经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农村经济管理职能
答:是农村经济管理的任务所要求的,是由农村经济管理的性质所决定的。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职能可以概括为:决策、计划、指导、服务、协调、控制、组织、指挥和激励等。

2.精准农业
答:精准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指依靠信息技术,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现代化操作与管理。其核心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农田地理信息系统,高效地利用各种农业资源,以最少的投入获取同等的或更多的效益,并使环境得以改善。精准农业并不过分强调高产,而主要强调效益,也叫精确农业。

3.可持续发展
答:指要要协调好人口、环境和资源三者间的关系,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4.生态农业
答: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化农业体系。

5.现代种养业
答: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形成贸工农紧密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6.农产品精深加工
答:是以农产品为原料,根据其组织特性、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采用不同的加工技术和方法制成各种粗、精加工的成品与半成品的过程。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社会再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两重性,其既是人与自然结合的过程,又是人与人结合的过程,这决定了管理的两重性,也就是指管理的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2.迄今为止,农业发展经历了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3.生物技术主要通过五个方面影响农业:第一是 基因工程 ;第二是 细胞工程 ;第三是蛋白质工程;第四是 发酵工程 ;第五是 酶工程

4.就目前来看,在世界范围内,现代农业存在三种模式,即 美国模式 日本模式 西欧模式

5.农业是利用光、热、水、气、土等自然资源从事有生命物质生产的产业,因而具有分散性、区域性 时变性 经验性,以及稳定性和可控程度低的行业弱势。

6.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10种模式是指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型生态农业模式、设施生态农业及配套技术和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三、问答题(每题6分,共42分)

1.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①人口稀少,居民点分散在农业生产的环境之中,具有田园风光; ②家族聚居的现象较为明显; ③工业、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较低。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农村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沿海地区已先后和数量不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农村中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小农经营的自然经济; ④地方习俗较浓厚。多数农村有本地的一些约定熟成的习惯风俗; ⑤交通不发达,相对城市的交通来说,农村的道路多为泥泞的乡间小路。

2.农村经济管理应该遵循那些原则?
答:农村经济管理原则是指人们在对农村经济活动的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法则。一般有: (1)整体效益原则; (2)民主管理原则; (3)利益协调原则; (4)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责任制原则。

3.现代 农业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1)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 (2)现代农业必须面向全球经济,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 (3)现代农业是正在拓展中的一种多元化的新型产业 (4)现代农业是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4.在国外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经验:(1)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 (2)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现代化的根基 (4)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5)走专业化、一体化和社会化的农业发展道路。 注意的问题:①以全球化视野发展农业。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全面向世界开放。应立足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有比较优势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走出国门。同时,调整贸易政策和战略,保护和拓展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空间。②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③注重从各地实际出发,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而又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着手,因地制宜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5.与西方生态农业不同,中国生态农业有哪些特点?
答:对农业结构的优化,体现出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有利于生物种间互利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提高外部投入的效率。 ①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 ②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保证子孙后代的健康生活利益。 ③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工程、生态模式、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6. 简述中国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
答:①大力实施乡村产业人才战略;②健全完善综合服务体系;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④创新三产深度融合模式

7. 怎样发展乡村休闲旅?
答:①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围绕“农业、农民、农村”,开展与之相关的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农业科技游、务农体验游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让游客在亲近自然,欣赏田园绿色景观的同时,还能体验农民生活,增长现代农业生产知识。②休闲度假旅游模式: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住进了城里的高楼大厦,人们对于自然界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越发向往。基于优越的自然环境优势,可以打造具备游客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的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等。③农家乐旅游模式: 这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旅游模式,由于价格低廉,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或是利用自家庭院,打造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配套活动。以农业观光农家乐、民居型农家乐(近两年流行的民宿)、民俗文化农家乐、休闲娱乐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农事参与农家乐等为主要类型,打造属于当地的农家乐旅游模式。④民俗风情旅游模式:中华民族农耕文化丰富博大,农村民俗文化是农村百姓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乡土节日民俗和民间传统技艺更是颇具文化内涵。将此为旅游的吸引物,我们可以开展农耕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民族文化游等民俗风情旅游。⑤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如:古民居和古宅院游、民族村寨游、古镇建筑游、新村风貌游等村落乡镇旅游模式。⑥科普教育旅游模式: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明显增加。科普教育的旅游模式,能提高人们对农业科学文化的素质,一般设立农业观光园、科技生态园、农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等。如: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休闲教育农业园、观光休闲教育农业园、农业博览园等,让游客能够在旅游中学习,在学习中旅游。⑦回归自然旅游模式:回归自然旅游的模式主要以游客回归大自然为主,基于这种模式,可以打造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上乐园、露宿营地、自然保护区等。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定能让游客感受自然带来的享受。

(152)
打赏 支付红包 支付红包 微信打赏 微信打赏
上一篇 2022-10-24 21:30:30
下一篇 2022-10-30 07:18:27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